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及全校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节能型校园建设情况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省建设厅一直以来对我校建设节能型校园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近年来,学校在贯彻落实国家《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建设节能型校园方面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建设节能型校园相关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概况
我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建设的省属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曾南下广州、西迁怀化、东移株洲,2000年回归长沙。先后与湖南林业学校、湖南林业技工学校、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跨越式发展,学校现已建设成为一所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等八大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工科为主、以林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博士点,84个硕士点;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9个省重点学科。开设了63个本科专业,其中有7个国家管理专业点,9个省重点专业。
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1个湖南省家具家饰工业设计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设有20个院系,在职教职员工2510人(其中教授210人,副教授654人),在校学生32360人,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与美国、英国、20多个国家的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二、学校节能型校园建设的基本成效
学校党委、行政非常重视节能型校园建设,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各项规定及有关配套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施学科引领、教育提质、人才强教、管理创新“四大工程”,把节能型校园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并以此指导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节能目标,倡导节约风尚,完善节能措施,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把节能工作与节能型校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等一系列的硬件建设和学校管理制度的软件完善,学校在节能、减排、降耗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节电方面,生均年耗电量由2007年的843.9度下降到2009年的637.0度,生均年节约24.5%,并且解决了抄表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计量不准确、收费困难等老大难问题。在节水方面,生均年耗水量由2007年的113.8吨下降到2009年的78.6吨,生均年节约30.9%。2008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水协评为“全国高校节水型示范校园”,2009年被湖南省能源办评为“节水型单位”。
三、建设节能型校园的实施状况
(一)已经完成的节能改造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成立节能型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水电管理办法》、《关于下发各单位用电指标的通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水电管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并严格落实执行各项制度,使学校的水电管理工作走上了有章、有序、有效的正常轨道。
2、营造舆论氛围,分配用电指标,节约文化进校园
学校把我国贫瘠地区资源条件的图片、校内长明灯、无人灯、无人电扇、无人空调、长流水、跑冒滴漏种种严重浪费现象的图片制作成图文并茂网页进行网上宣传;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运用研讨班、报告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主题教育、媒体引导、发倡议等形式开展节能宣传;每月公布各部门、各学院(系)用电情况,把节电节水,建设节能型校园的意义融入师生员工的潜意识中。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水电指标管理办法,对所有部门按职工人数和每人用电标准将用电指标分配到各部门。学校各部门一律按指标限额包干使用、超支自付的原则进行管理。
今年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年,学校把“建设节能型校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年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师生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开设了“节能论坛”、“节能减排十五讲”等系列报告会,校园中涌现出“节水节电周”、“绿色环保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主题实践活动”等,在学生中开展“节能减排生活习惯调查”、在教职工中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等活动。通过一系列宣传、引导、启发、教育、管理,在全校营造节水节能的文化,强化节约资源意识,增强了节约的责任、情感和使命。逐步改变人们原有的用电用水习惯。
3、依托先进科技手段,突破节电难点
(1)建设节能监管平台。学校投入420万元,引进江南大学水电智能管理系统,实行计量管理,对各部门、单位核定用电指标,包干使用,超支付费。此工程一期已全部完成,目前能监测到校内17栋大楼的用电情况。
(2)更换节能灯管。学校已投入55万元将原用的T8型号灯管更换为更节能、使用寿命更长的T5型号灯管,其节电率高达36%。学校现已更换灯管6000余支,每年节约用电28万度。
(3)安装人体感应灯具控制设备。目前已经投入12万元在东园校区主教学楼安装了429套,节电率达30%以上,一年节约用电约15万度。
(4)改造架空线为地下电缆。学校投入125万元将架空线改为地下电缆,降低电能损耗。
(5)电梯运行改造。校内所有电梯上行1-3楼不停靠。
4、多管齐下,加强节水改造
(1)水泵房节能改造。学校已投入35万元对10台套水泵进行了节能改造,改人工控制为自动变频控制,使全校用水更有保障,大量节约了运行成本。
(2)改造宿舍区供水管网。学校已投入30万元对家属区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共计更换各类水管约1.5km,更换各类阀门350个,堵住了跑、冒、漏现象。
(3)进行了水平衡测试。学校已投入18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部分校区可以根据水平衡测试情况快速、准确地查出跑、冒、漏。
5、加大了辅助设施改造力度
(1)加强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依据生物多样性原则,大量收集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完全按照森林校园建设,校园绿化覆盖率达56.4%,凸显学校“校在林中,林在校中”的特色。
(2)系统取消电锅炉、油锅炉,改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锅炉燃烧系统改为使用天燃气。
(3)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学校已投入10万元对多处学生公寓热水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由锅炉集中供热改为太阳能供热。
6、校内新建筑严格按国家节能标准建设。
学校新建成投入使用的体育艺术馆、国家生态工程中心全部按建筑节能标准建设,用水、用电都可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
(二)下一步节能改造工作计划与安排
1、继续投资完善从江南大学引进的节能监管平台。此平台二期工程建成后,可监测全校所有地方的用电情况。
2、继续安装人体感应灯具控制设备1200套。校内全部安装该设备后,每年可节约用电100万度。
3、完善各校区水平衡测试二期工程。
4、更换LED节能灯具。学校正准备将体育馆、图书馆、实验室的部分大功率照明灯具及所有路灯全部换成LED灯泡,经实验对比,其节电率高达66%,一年可节约用电322万度。
5、加大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力度。对所有学生公寓改用直饮水、空气能加热系统。
6、新建雨水蓄水池和中水、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以节省校园灌溉用水。
四、存在的困难
我校的节能型校园建设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节水节电的潜力还很大。一是学校经过数次搬迁,底子比较薄弱;二是学校经过多个单位合并,地上地下管网不清晰,且年久失修;三是资金困难。要完成节能监管平台二期工程、在全校主要公共场所安装红外人体感应灯、更换LED灯具等约需资金2000万元。学校准备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节能管理措施,强化节能意识;二是加快校园管网改造,减少跑、冒、滴、漏;三是进一步完善节能监测平台建设,采用新型、高效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在资金方面,学校一方面将引进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利用社会资金,另一方面将利用学校前期建成的节能平台节约的资金投入后期的节能建设中去,当然,也请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建设厅多支持我们。
最后,再一次感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及省建设厅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也恳请国家和地方财政继续支持我校的节能建设,把我校早日建成为节能型示范校园.